
2024年的中国经济目标是什么?是5%的GDP增速,
但是问题在于,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?
中国经济5%的经济目标,能实现么?
新华社发文最近表示,相比之前几年的高增长,中国经济现在的增速确实有所放缓,我们的问题在于
国内有效需求不足,部分行业产能过剩,以及社会预期偏弱等等问题。
而如果我们拆解这些问题,比如国内需求不足这个问题,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中国独特的现象:
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,远低于世界水平,别的国家都是55%左右,但是中国却只有35%。
这意味着,再消费领域,中国的数据是有问题的,我们不应该消费的如此之低,而与此同时,中国的储蓄率却比世界高的多,我们的储蓄率占比高达40%,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。
2022年以来,中国储蓄率不断提高
消费比别的国家少,储蓄却比别的国家多,才是中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关键。那么,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如何破局呢?
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,码字不易,欢迎点赞,转发,收藏。
消费占比偏低,储蓄占比过高?原因何在?
中国的消费占比确实偏低,但是这也是有原因的。
首先,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是呈正比的,一个刚毕业的,没有北京的大学生,可能和只有几千块的工资,自己吃喝租房都不够,其实是没有能力消费的,
更别提储蓄了,所以他们想要花钱,要么借贷,要么找父母啃老。
而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,占他们自己收入的比重是非常高的,甚至可能辛苦一年还有负债,所以我们能说年轻人的消费欲望不强么?
其实不能,而数据也告诉我们,1.75亿的90后年轻人,有86.6%的人,有各种未偿还的负债。
数据现实,只有13%的年轻人没有负债。
所以我认为,中国的年轻人并不存在消费占比偏低,储蓄率过高的问题,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储蓄。
那么问题在哪呢?
在于大部分的有钱人,或者说是中老年群体,
他们的收入或者说是退休工资,养老金很高,但是消费能力和意愿却比较低。储蓄意愿很强烈。
关于这点也很好理解,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的时间很短,我们的社会医疗体系和养老虽然进步很快,
但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并不完善,这意味着很多老年人,通过储蓄来“养老”的意愿就很强烈。
他们宁愿在银行里存着巨款,也不愿意消费,为的就是万一出现什么突发情况,可以用这些钱来看病,养老,救命。这是中国老百姓的生存智慧,但也客观造成了现在居民储蓄率过高的问题。
老年人拥有较多的储蓄,用来养老。
再加上很多家庭都备着钱给自己的子女娶妻生子,买房买车,这部分的储蓄其实是必要的,等到他们的孩子找到心仪对象,这部分的储蓄就会得到释放。而在此之前,这些钱还是要存在银行里的。
储蓄占比过高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目前国内的投资渠道非常少,很多人不得不把钱拿来买国债,或者买银行理财。
国内的投资渠道其实非常单一,之前几十年是买房,
但是房地产行业现在非常不景气,2021年跌到现在,还没有止跌,这个时候一般除了刚需用户之外,是不会有投资者去炒房的。
目前的房地产,依然没有到底。
还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就是金融市场,但是A股最近几年跌的非常多,去年跌了一整年,今年换了个村长
,才勉强站稳3000点,很多股民都心灰意冷,所以拿着养老钱去投资A股?这其实也是不现实的。
所以国内有钱也没什么可以投资的,这也是居民储蓄率过高的原因之一。
破解高储蓄难题?中国应该如何应对?
问题其实还有很多,篇幅有限也说不完,但是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如何破局,而办法其实也很简单,那就是针对原因,进行针对性的修正。
举个例子,刺激消费的最好办法,就是让老百姓都有钱花
,特别是大部分的广大人民群众,他们的收入和存款是最少的,如果他们有钱了,就可以很快的把收入转变为消费。
所以,办法之一就是进行“收入分配改革”
,把本应该流向富人的钱,更多的流入到广大人民的手中,而不是让富人更富,穷人更穷。这个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,
比如共同富裕就是我们想出来的办法, 但是这个力度要更大,更快才行。
浙江搞共同富裕示范区
其次,消费不需也可以靠外需拉动,中国的外贸可以更加的给力,去赚洋人的钱。为此我们也想了一系列的办法。
比如之前欧美国家要来中国,需要签证,而且签证比较难,但是现在中国大力对欧美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,
欧洲人现在来中国旅游非常的方便,直接买机票就可以了。而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扩大,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。
再比如,中国正在加大对外贸易力度。比如美国一直是中国的商品出口大国,虽然中美有摩擦,但是我们谈谈打打,
现在中美贸易量反而上来了,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成就。
而我们最大的突破口其实就是俄罗斯,因为俄罗斯被西方国家制裁,
甚至连美元都不好使了,而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,没有国家能够承载和占领俄罗斯的市场。
中欧班列,九江-莫斯科铁路
俄罗斯本国的经济结构是有缺陷的,他们的能源资源非常多,但是不管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,和现在中国的差距都很大。
所以如果能够快速占领俄罗斯市场,让俄罗斯成为中国的商品出口国,那么中国是可以依赖外需,来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的。
当然,也有一些直接简单的办法。比如去年年底中国发行的1万亿特别国债,这些国债会进行防灾备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,
这其实就是国家举债来直接创造内需,1万亿的资金可以撬动数万亿人民币的杠杆,从而补足社会需求
当然,直接刺激的效果,其实已经一个比较常见的策略了,这种刺激用的越多,效果其实是越不好的,所以我们看到高层在使用这个策略的时候,其实是比较克制的。
三管齐下,中国经济破局之道
还有一点,为了刺激和恢复经济,
其实我们可以“三管齐下”来解决问题。
我本人在浙江,浙江这边一直在搞共同富裕示范区,目的就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,来帮助山区和沿海部分欠发达的地区,解决贫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。所以
,全球的收入分配改革还是要作为国家战略来布局。这点我们一直在做。
北京取消离婚3年不得购房的限制。
而比较容易见效的,其实就是金融和房地产。房地产其实是中国经济最主要最直接的问题,前天北京放开了部分房地产的限购政策
,网传上海也要放开,但是被辟谣了,可是一线城市的房子价格已经在跌了,松绑限购已经是一个趋势。
如果房地产价格能够企稳,那么就可以重新充当蓄水池,释放消费潜力,投资潜力
,只要我们控制得当,钱拿去买房,其实比一直放在银行里面,要好得多。
再加上2024年是美联储降息之年,降息有利于中国外贸的恢复和复苏,我们的外部大环境其实是越来越好的。毕竟中国国力强了,现在敢惹我们的,其实除了美国之外,还真没有。
中国经济,加油!
总的来说,虽然我们存在一系列问题,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基本盘非常稳定,我们的政策力度和回旋余地都很大。
我也相信,今年5%的经济增速能够实现,只要政策得当,中国经济的未来,一定会更加辉煌!中国经济,加油!
【樱狼财经】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,欢迎点赞、评论,赞赏。
